鲁王想明白这点,继续开口,头疼的岔开话题道:“你这混小子也是无法无天!怎么想到跑到马车顶上对着全郡的百姓,瞎咧咧自己的杀冲天贼的详细事?你要是编错了话,让百姓们看出端倪,岂不是要因此更看轻了你去,你年岁又小,还怎么坐稳这离仙郡郡守之位?本王就是请来朝廷任命文书,你小子也当不了几天郡守!” 杨熙筒闻言,背上立即汗如雨下,唯恐殿上的林大郎君,不管不顾的将刚才发生之事如实说来。 城门口发生之事,若不是这林大郎君临场应变能力极佳,百姓们未看出端倪,对这林大郎君当新郡守也无甚异议,峰回路转,让他杨熙筒避过一劫。 不然就凭他杨熙筒刺出去的那一剑,坏了鲁王的筹谋,鲁王现在都已将他拖出去砍了,哪还容他此刻站着大殿内回话! 这林大郎君也算阴差阳错,让他杨熙筒以最完美的方式,成功完成了鲁王此次交代的差事。 就是不知,林大郎君此时会如何回话了,杨熙筒紧张的背部衣衫尽湿。 若这林大郎君记仇的他此前拿剑刺他之事,此时落井下石......... 就在杨熙筒以为林知皇会如实回道时,林知皇的回答,却出乎杨熙筒的意料之外。 “大王,您不知道?这是杨谋士给晚辈出的主意,说如此做,会让百姓们更认可我这郡守!杨谋士先是在马车内假装刺杀于我,让我展示灵活的身手,出现在众百姓眼前!让百姓立马将目光聚集在晚辈身上,再立于马车之上给百姓讲的‘故事’!” “这故事也是杨谋士一路让晚辈背熟了的,晚辈是听杨谋士的话,才如此做的!怎么?难道杨谋士让晚辈做的事,不是鲁王您吩咐他,让晚辈配合做的?” 第314章 对杨熙筒‘将军’ 说到此处,林知皇好像终于反应过来似的,抬手一指下首的杨熙筒,气急败坏的跳脚道:“好你个杨谋士!你写这么长的一篇故事,让本郎君刻苦背了一路,又是配合你表演,又是站在马车上讲‘故事’的,原来你是再假传大王旨意,借由我对大王的敬仰之情,来震慑于我的?” 杨熙筒满脸震惊的抬头,额上薄汗淌出。 这……林大郎君……不是一般人! 他想做什么? 他真的会乖乖的做大王的‘傀儡’郡守吗? 这林大郎君这番作态下说的这些话,若不是他自己就是这林大郎君口中所‘埋怨’之人,他十分肯定自己没做此事,现在也绝对会相信这林大郎君此时所说之言的! 可问题是,他杨熙筒真没做过这些事啊! 杨熙筒身为谋士,此时要再看不出林知皇的真面目,那就是傻子了! 刹那间,这林大郎君此前所做之事的各种‘巧合’和‘歪打正着’都在杨熙筒脑中过了一遍,越想,杨熙筒就越觉得此人智计高绝,从而心生惧意! 此子竟是靠装傻作痴,一直将鲁王玩弄于股掌之间! 他才多大?!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妖孽! 现在,这妖孽在将他的军!让他骑虎难下,在此刻就做出决策,不给他留有反悔的余地。 若此刻自己未否认这林大郎君的话,以后就算和这林大郎君是真真正正的绑在了一块,后面再去告发他,他人怎还会信他之言? 此刻在鲁王面前拆穿这装傻做痴的林大郎君?大声言自己没做过此事? 鲁王会不会信他所言先不说,就算信了,当初推举这林大郎君做郡守的,可也是自己啊! 林大郎君会是什么下场他尚不知,但他杨熙筒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就是了! 鲁王如今已将举荐林知皇为离仙郡郡守的公文发给了朝廷,并已上下打点了关系,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,此时若再换人? 还能换谁?这一换,浪费了多少心力且不说,若是再出变故,致使鲁王的筹谋落空,谁能平鲁王的怒火? 鲁王会放过献策的自己吗? 是鲁王.....还是林大郎君....... 杨熙筒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没了选择。 杨熙筒立于大殿中,心乱如麻,思绪汹涌,头疼欲裂,额上汗水成股汇聚,滴滴下落,嘴唇更是发白。 最后权衡之下,杨熙筒还是没能张嘴,对上首的鲁王又是一拱手,默认了林知皇此话,受下了林知皇递来的‘功劳’,被迫坐上了林知皇这条贼船。 无法,不上‘船’,即刻死。和上了‘船’,后面可能会死,比起来,只要不是想死之人,都会选择后一条。 “杨谋士所做之事,正是本王命你这混小子做的!怎么?你连本王的话都不听了?” 鲁王见杨熙筒被林知皇气势汹汹的高声质问后,脸色苍白如纸,汗珠成股而落,以为杨熙筒是被林知皇‘假传大王旨意’的那句‘扣帽子’的话给恫吓住了,怕自己因此会降罪于他,才会惊吓至此。 鲁王听林知皇此番痴蛮叫嚣所言,遂在心里揣测杨熙筒是为了办好自己交给他的差事,用了些非常手段,假借他之名吓唬了这混小子听话配合。 嗯,这杨熙筒真是不错,他能治的住这混小子,能让其配合他行事,就是得用的,以后杨熙筒留在此处,也能帮他更好的掌控离仙郡了。 鲁王这回是真对杨熙筒满意起来,过程不重要,结果好才是他鲁王愿意看到的。至于手段的运用,只要手下之人不损害他这主公的真正利益,都是可以视而不见的。 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=_blank class=linktent>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.) a href= title=权谋文target=_blankgt权谋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