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对,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…… 廖氏眼中幽光一闪。 可舒宜真背靠帝后,若想对她动手绝非易事—— 得想想办法。 “母亲,那个孩子有什么不妥吗?”回去的路上,宋庸靠近,低声说。 阿竹一抬手,带着一众丫鬟放慢了脚步,离远了些。 “你又知道了?”宜真笑问,不由反思,难道自己表现的这么明显吗? 宋庸转头看着她,含笑道,“相比别人,我自是要更了解母亲一些的。” 宜真低笑一声,昨日一场雨,刚入夜就歇了。 今日起来,经过雨水后,满山苍翠越发清新。 “那是宋简之与蔡静姝的孩子。”她说。 宋庸惊讶抬眼。 “从前她们打算着,想将那个孩子过继给我,也不知道现在是何想法。”宜真继续道。 “可……”宋庸未尽的话顿住,眼神一冷。 的确,按律有子的情况下不得过继,可若是没有他呢? “怎么,生气了?”宜真转头看向他,微微一笑。 宋庸一时默然。 在很早之前,他就已经断掉了对自己那所谓祖母和父亲的所有期许,视如陌路。眼下心中复杂,不过是因为—— “母亲当时,应该很难过吧?” 他看着宜真,明知答案会是肯定的那个,却又不由期待另一个。 “不。”没想到他会这样问,宜真收回目光,笑颜淡下。 宋庸心中一动。 但宜真没有再说下去了。 宋庸不免有些失望,可等细细琢磨起宜真的性情,又生出些雀跃来。 他这位嫡母,看着温和好脾气,实则外软内硬,下定决心的事情从来不会轻易动摇。 宋家的人或事自然也不会例外。 两人不知不觉走远了,宋庸回头看了眼。 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已经离开了,原地只剩下了廖氏。 静静看了眼,宋庸回首。 五六岁这个年纪是过继的最好时间,再小的话容易夭折,再大的话懂事了容易不亲近。 他不认为廖氏会就这样放弃,她说不定会做点什么…… 接下来该小心了。 宋庸看向身前的人,满山新绿,一抹橘成了最亮眼的颜色。 仪态万千,腰肢婀娜。 意识到自己的心思又跑偏了,宋庸心中一跳,慌张垂眼。 清明节后,宋庸继续回禁军当值。 只是他暗地里拜托了秦峻和高云几件事—— 请他们查蔡静姝和宋家的事情。 高云在五城兵马司,秦峻则是个无事闲人,整天在纨绔堆里打滚,都比他有时间。 面对伙伴难得的请托,两人干脆利落的应了。 宜真则抽空回了趟长公主府。 几年的时间,长宁长公主看着老了许多,苍老似乎在她身上加快了速度,也改变了很多事。 比如,现在再面对宜真的时候,她竟然能平和的笑了。 “宜真来了,坐吧。”她温声说。 宜真细眉微动。 “多谢祖母。”她从容坐下,含笑看过屋内的人。 她的继母,她的婶母,还有几个年近及笄的meimei。 一屋子的人,看她时或是平静,或是亲昵,或是好奇,相同的是都满面笑意。唯独舒灵珊,看着隐约有些勉强,看着她的眼总带着些不服气。可都这样了,她竟也在笑。 宜真想她大概已经知道这次叫她回来的目的了。 长公主坐在上首,看着下面的宜真,略有些昏花的眼睛有些放空。 她不喜欢宜真。 原因有很多,比如一看见她,就想起当初未入京前的日子,就会想起她那个早逝的大儿媳,就会想起那些忐忑,不安,还有怨恨。 明明知道她配不上自家了,为什么不干脆点去死,为什么要用那双藏着怨恨的眼看她们。 后来她死了,可又留下了宜真这个小丫头。 她总是安安静静的,乖巧又听话,可她一看见她,就忍不住想,她的心中是不是藏着许许多多的怨恨。 她根本亲近不起来这个孙女。 那时的她并不在意,毕竟她是长公主,而宜真又只嫁了个破落伯府,她觉得她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。 可她偏偏就翻了身。 几年了,皇帝都没有见她,不管她往宫中递了多少帖子,不管她如何恳求,他就是不见她,连年宴也忽略了长公主府。 长公主一开始不甘心,不肯相信,如今也都认了命。 皇帝是真的不准备理她了。 至于原因,也绝不是因为所谓的侵占民田,而是…… 为了一个女人,一个女人!!! 她们可是亲兄妹啊! 长公主越是想就越是恨,可恨的同时,又忍不住的惶恐。 最后只剩下无力。 如今,她竟也要求着这个从前不放在眼里的孙女了,为了—— 目光划过,瞧宜真含笑同几个孙女说话,看着心情似乎不错,她寻机开了口,道,“宜真,你看看你这几个meimei如何?” 宜真一一看过,在她之下,二meimei长房庶出,行三的是岳灵珊,之后四meimei是二房嫡出,五meimei是二房庶出,六meimei三房嫡出。 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=_blank class=linktent>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.) a href= title=target=_blankg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