蝗灾过后,蜀汉还有曹cao治下,秋粮颗粒无收。 这对刚刚度过去年旱灾的百姓来说,是个致命打击。 去年得旱灾,已经让百姓家里没剩下一粒余粮。 而今年又爆发了蝗灾,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,船迟又遇打头风! 对好多百姓来说,今年怕是过不去了。 蜀汉还有曹cao治下,百姓愁云惨淡,都在想着活命的办法。 实在活不下去了,就只能卖儿卖女了。 儿女跟着他们,也只会落得个被饿死的下场。 卖给那些富商、地主,说不定还能有一条活路。 不过,因为都活不下去了,卖儿卖女的人家多了去了。 这也直接导致,满大街都能看到一家人哭哭啼啼,卖儿卖女的场景。 卖的人多了,也就不值钱了。 买主挑挑拣拣,长的矮小的,不漂亮的,身体有缺陷的,根本就没人要。 就算被人买走的,也不过能卖出几百钱罢了。 这些钱,还买不到十斤粮食,这点粮食,才够多少天吃的? 卖完儿女,还有一些不愿意卖儿女,或者没有儿女可卖的,就只好卖地了。 虽然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,是他们生活的希望。 但是现在眼看就要被饿死了,人死了,土地还有什么用? 不过,在这灾年之中,土地的价格也被压得很低很低。 在平常年景,一亩膏腴良田能卖到一万到一万两千钱。 中等土地能卖到一千到四千钱不等,至于边寨、荒漠还有那些贫瘠土地,一亩地也就一百到三百钱就打发了。 但是现在,膏腴良田的价格,已经被压道一千钱一亩。中等土地更是被压到了一百钱一亩。 至于那些贫瘠土地,根本就不值钱,随便给个几十钱就打发了。 价格已经压道了平常念头的十分之一,并且那些买家的态度还极为蛮横。 爱卖不卖,不卖滚蛋,反正卖地的人家多的是。 你不卖,有的是人卖。 那些百姓,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将家里的几亩土地贱卖出去。 这些土地能够换来几千上万钱,能够换到几十或者上百或者几百斤粮食不等。 这些粮食,倒是能够勉强撑得过去灾年。 但是等来年怎么办啊? 土地没了啊,他们就只能给地主当雇工了! 如果连雇工都没得做,那他们就成流民了啊! 想到这些,一时间不由悲从中来,不由抱着头呜呜失声痛哭起来。 老天爷简直就不给活路了啊! 百姓们聚在一起,愁眉不展,都在想着活命之法。 忽然间,不知道谁说了一句:“大家都想活命,不如咱们到大华国去吧!” 听了这话,所有人先是吃了一惊,不过很快就眼睛一亮,露出希翼之色。 大华国发生的事情,早就传扬开了。 大华国皇上,开春就让大华国全民养鸭。 在蝗灾爆发的时候,大华国百姓就凭借鸭子,将蝗灾彻底消灭。 大华国皇上,神机妙算,事先就算出今天会有蝗灾,真是天神下凡啊! 并且这还不算,人家大华国皇上还推出蝗虫宴和全鸭宴。 为的就是让百姓养的鸭子能买出一个好价钱来。 现在整个天下都风行南京烤鸭,在各地都卖的非常火爆。 额,虽然蜀汉还有曹cao治下秋粮颗粒无收,百姓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。 但是蜀汉和曹cao之下,有钱的世家、富商和地主多了去了。 这大灾之年,对他们来说非但不是灾年,反而是福年。 反正他们家里有的是粮食,就算三年五年粮食不收,他们也不愁没得吃。 但是因为灾年,卖儿卖女卖田地的老百姓多了去了。 今年这个灾年,他们家的土地又多了成千上万亩。 家里的奴仆又增添了无数! 看吧,等到明年,那些卖掉土地的穷鬼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就只有卖掉自己了! 对这些富豪来说,南京烤鸭的味道真的很赞,吃过一次就让人忘不掉。 …… 想要活命,到大华国去吧! 这句话,如同一句魔咒,在周围百姓心里不断回荡。 要说这天底下哪里的百姓小日子过的最好?哪里的百姓最富裕?不用问,肯定是大华国啊! 大华国,只要你是大华国承认的国民,所有百姓都能分到土地。 并且这些土地严禁买卖! 在大华国,做工的机会太多太多了,只要你有膀子力气,只要你不偷懒肯干,就别愁找不到活计。 听人说,在大华国做工赚的钱,甚至比种地都多。 更不要说,在大华国就算种地,收成比他们都不知道多了多少。 人家的农作物更高产,人家的工具更先进,人家的耕种技术更科学,人家的水利设施更健全。 人家的亩产量几乎是他们的两倍,人家还特么的是一年两熟。 而他们呢?最好的地方也就是两年三熟。 这些老百姓平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下辈子再托生,就托生到大华去吧。 在这些心目中,大华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。 平时的时候,虽然向往大华,但是日子还能过的去。 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,盲目投奔到大华去。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。 是留在家乡准备活活饿死呢? 还是到大华国去赌一下! 如果大华国不收留他们的话,那他们的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。 但是一旦大华国收留了他们,他们马上就会从地狱来到天堂! 左右是一个死,不如拼他娘的! 于是,好多百姓都决定,到大华国去,谋取一条活路。 于是,好多百姓拖家带口的悄悄上路了。 这些百姓心里也清楚,他们是蜀汉或者是曹cao治下的百姓,跑到大华国去,如果被抓住的话,肯定是通敌卖国的罪名。 所以,千万不能被官府抓住! 这些百姓,将屋子家里的家具全部卖掉,换来盘缠,堵上了所有,就准备到大华国去博取一条生路。 他们拖家带口,悄悄上路,一路风餐露宿赶赴大华。 于是,在蜀汉还有曹cao治下,出现了这样奇特的风景线。 好多拖家带口的百姓在沿途逃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