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不太会煮粥,只能提着大米去找村上的农户。 岳渊渟很喜欢之前的那位那位好心的大娘。 大娘好久没看到她来了,还以为她已经离开了。 大娘拉住她的手,“我还以为你去投靠亲戚了。” 岳渊渟摇摇头,说自己不去了。 大娘闻言一顿,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。 于是赶忙扯开话题,“你快进来,我做好吃的了。” 岳渊渟把米放在她的桌上,然后跟她请教了一下做饭技巧。 吃完饭之后,岳渊渟就回去了。 她买的锅架上柴火都快到她腰了。 她按照大娘说的,一碗米三碗水的比例,先煮了一小锅。 盛出来的米粥浓稠正好,她对自己点点头。 挺有天赋的嘛。 第二天岳渊渟起的更早了,因为要起来熬粥。 她迷蒙地睁着眼,手里扇着扇子。 火焰暖洋洋的,她好困呐。 米粥慢慢的,有点香味飘出来了。 岳渊渟打开盖子,打算把米粥盛到木桶里。 在她准备打开寺庙门出去的时候。 刚刚打开那一瞬间,一个人挤进来了。 伴随而来的是很重的血腥味。 岳渊渟还没反应过来,那人就当机立断把门锁上了。 “你……” “唔”那人捂住了她的嘴。 外面很吵,马蹄声错乱不绝。 岳渊渟好歹没有叫出来。 马蹄声和怒骂声很快消失了。 岳渊渟本想拿下对方捂住自己的手,却没想到她突然晕倒在自己眼前。 “喂。” 岳渊渟没办法,只好把她扶到自己的床上。 这个时候,她才看清来人的脸。 竟然是熟人,卓清玉。 岳渊渟心下了然,应是被追杀。 卓清玉皱着眉,看上去脸色很差。 她一直捂着肩膀,那处有些湿润。 岳渊渟废了点力气才拉开她的手。 原是手臂受了伤。 她只好拿出纸笔,写下布条。 她房里还有些剩下的水,她拿清水洗了下卓清玉的伤口。 然后拿布条先包扎起来。 没有上药,因为岳渊渟不知道该用什么药。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,岳渊渟还要上街去施粥。 出门前她小心将门锁起来,还在桌上放了一碗粥。 她拿着刚刚变出来的钱上街了。 照例在城门口施粥后。 她来到了药铺。 药铺里有三位师傅,一位看诊的,一位抓药的,一位打杂的。 她问道,“被刀砍到了要用点什么药呢?” 师傅看她一眼,“拿这金创药,撒在伤口上,不消几日便可恢复。” 岳渊渟点头,“那请问师傅,这药多少钱呢?” “我知道你,你在城门施粥是吗?” 岳渊渟不解。 “你做好事,我不要你钱,你且拿去吧。” 岳渊渟从未如此想过,“万万不可。” 但那位打杂的师傅,强硬着要把药塞进她的荷包里。 她只好掏出荷包里的钱,抓了一把放在桌子上就跑了。 她拖着自己的板车,脸上还带着笑容。 刚才那位师傅说认识她,她很开心。 城里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她。 知道义城有一个好心女子,整天施粥。 还有人说,她自己住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寺庙里。 自己投靠亲戚,亲戚死了,她才在这边住下来的。 小女子一个,偏偏大义在心中。 这位传奇女子,现在正笑着拉车。 城里好多摊贩也认识她,还跟她打招呼来着。 她在街上买了点rou,因为家里还躺着一个受伤的人。 回到家中卓清玉依旧躺在床上,米粥分毫未动。 岳渊渟掀开被子,再拿掉之前的布条。 伤口有些深,红着一片。 岳渊渟又拿清水洗了一次。 然后撒上金创药。 再包上新的布条。 岳渊渟于是走到柴火旁,变出一个新的熬药的锅。 架着小火,慢慢熬。 她自己则坐回了桌子。 现在没有其他的事情了,她掏出荷包里的书。 这都是她从城里一家藏书馆借来的。 传奇女子的称号,很好用。 尤其是她又这样好看。 岳渊渟这次借的是一本古人自传。 这位古人可真有意思的很,她看得津津有味。 中药的味道也慢慢弥散开来。 她中途打开看过两次。 大概还得有半个时辰左右。 她昨天变出的大米还剩很多。 未来十几天都不用愁。 她也就放任自己看书了。 放下书的时候,她也会打扫一下房间,扫扫灰尘。 药已经熬好了。 岳渊渟倒在碗里,走到床边的时候,这才发现她已经醒了。 “诶,你醒啦。” 岳渊渟把药放在一边,把她扶起来。 卓清玉自然也还记得她,岳渊渟把药递到她嘴边。 卓清玉张开白色的唇,把药喝进去。 喝完之后,岳渊渟又给了她一碗水。 “喝药之后,再等半个时辰就能吃点米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