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碧云书院>时空穿越>官伎> 第309页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9页(2 / 2)

鸿胪寺在本朝是专管外交的一个衙门,过去华夏作为周边的中心,是很有些睥睨天下的作风的,所以鸿胪寺这类衙门并不重要——外国来了使臣,虽说是以礼相待,可实际上也不太看重他们。

这年头如果是地方霸主,放眼望去没有能掰手腕的对手的话,受限于交通、传播等方面的条件,外交一事本身就很单纯。

到了柴家建立周朝,事情又有些不一样了,‘皇周’是地方霸主没错。举目望去,北面草原各族咸服,四公四伯分封之后,北方草原民族至少暂时不是威胁。而华夏政权自古以来的威胁也就是来自北方,至于其他的方向,哪怕一时出了个强势人物,对华夏政权来说也不至于动摇根本。

这时的‘皇周’正是一个封建王朝的黄金岁月,政治清明,军事力量强大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辐射向四周国家,是真正的‘□□上国’。

但就是此时,鸿胪寺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衙门,无他,实在是此时的航海业发展太快!政治军事等还受限于封建社会的天花板,太远的国家只能遥遥相望。经济就不同了,此时跨国贸易可是做的风生水起。

在华夏的农业社会,说是男耕女织,其实并不恰当。女子在此时根本不局限于纺织,田间农事也需要她们的参与。不过有一说一,男子的体力天生胜于女子,所以在农事上教女子确实有不小优势,这也是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‘法理’所在。

所以,在这样一个男性人口比例高的惊人的社会,类比红妃上辈子历史中的封建社会,哪怕是同样的总人口,同样的耕地面积,皇周也会有许多原本的农业人口被赶出农村,进入城市。

农村需要的农业劳动力过剩了。

这一开始自然是个痛苦的过程,而这个过程其实远在唐时就开始了。而到如今,社会已经习惯了新的规则...城市发展迅速,手工业迎来爆发期,商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,一切的一切很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苗头。

国家生产出来的手工业品,除了供应本国这个大市场(在此时的全世界,这也是最大的市场),与外国贸易也是重要出路!甚至说,手工业的本国市场利润很低,只是胜在安稳量大,能让手工业活下来。而对于手工业来说,想要活得滋润,就得国内订单配合对外贸易的订单一起做!

这种情况下,鸿胪寺必须要做好更复杂的外交工作——只当自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,只要能自给自足,就可以关上门过自己日子的时代已经不再了!为了保护好手工业产品的出口,确保商业利益,鸿胪寺的工作可是很被看重的!

--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