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em李渊握紧了拳头说。
emem天幕上说的那个其实他也很心痛,所以本来他的打算也是按照天幕上所说的要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。
emem只是多少有些委屈。
emem现在有了李昞这番话,李渊所有的委屈都没了。
emem因为他的父亲很赞赏他!
emem这就够了!
emem【这话倒是真的,李渊虽然是最没存在感的开国皇帝,但好歹也是开国皇帝。
emem除了偶尔会犯迷糊,做一些拖后腿的举动,
emem在子女之事上面糊涂了点,
emem其他事上面,李渊还是比较能拎的清的。
emem尤其是在他最后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,也没有再炫耀自己太上皇的风采。
emem老老实实的宠幸自己的宠妃去了,没给李世民搞事。】
emem李渊:“……”
emem虽然好像也是夸赞,但是听起来总是怪怪的。
emem那他都没办法当皇帝了,宠幸几个妃子不是很正常的吗?
emem【这样。】李昞欣慰的点点头,【不错,渊儿还是能分得清楚轻重的。】
emem李渊:“……”
emem真的,听起来更怪怪的了。
emem【这恐怕也是李世民和李渊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,父子关系也没有真正变差的原因。
emem因为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,都给这父子情留下了余地。】
emem【当然,李世民做的优秀的远远不止这些。
emem刚刚李世祖说了很多贞观年间的武功,那我就再补充一下文治吧。
emem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期,李渊为了平衡他和李建成的实力,曾经让李世民自己开府。
emem当时的李世民在自己的秦王府便设立了一个文学馆,他府中的谋士多是文学馆所出。
emem登基之后,李世民便将这一模式延续下来,新设弘文馆,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。
emem除了他原本秦王时期就跟着他的人之外,他亦不计前嫌,重用李建成的旧部魏徵、王圭,降将尉迟恭、秦琼等,初唐可谓是人才济济。
emem即便如此,李世民尤觉不够!】
emem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个老祖宗很骄傲
emem【自从世家崛起之后, 这天下可以说是皇帝和世家共分。
emem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皇帝更是如同流水一般的更换,可是天下世家却不是如此。
emem所以才有了那句“流水的皇帝, 铁打的世家”。
emem别看李唐这个时候已经得了天下,开疆拓土, 但是在世家眼中,也不过尔尔罢了。
emem隋朝的时候自然也一样的。
emem所以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,都想要摆脱世家的控制。
emem毕竟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做事的时候, 还要被什么人掣肘着。】
emem【所以在隋朝的时候创立的科举制,李世民将其更加完善了些,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, 用科举代替门第。
emem从而,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!
emem又命高士廉、令狐德棻等人重修《氏族志》,着重立德、立言、立功, 以功臣代替世胄;
emem还接纳封德彝之议, 命宗室出任官吏, 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。】
emem【在其他的制度上,唐朝也是依旧延续了隋朝的制度, 并没有因为隋朝是在他们前面的朝代而避嫌。
emem如中央延续了三省六部制,特设政事堂,以利合议问政,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;
emem地方上也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, 分全国为十个监区(道)。
emem均田制、租庸调制等都是继承并且发展了的。】
emem【除此之外, 李世民在历史上最被人称道的一点是从谏如流,
emem他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, 即位后尽力求言,扩大谏官的权力, 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。
emem其中最出名的谏官当然就是魏徵了,这位显然也是个柿子捡软的捏的主。
emem——魏徵此人,辗转了好多人手下,也没有传到他进谏的本性,到了李世民手下的时候,就突然激烈了。
emem在李世民一朝,他廷谏了200多次,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,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、下不了台的状况。
emem那说话确实也挺难听的,要不然以李世民的这种脾气,不会暴跳如雷的跟长孙皇后说要杀了魏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