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em第二天,刘可早早起了床,头还有一点痛。
emem昨晚一不小心,喝了好多好多酒。
emem现在他处于养望阶段,可不敢懈怠。
emem虽然他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,但是他没打算搬迁到刺史府,那是个空架子。
emem来到县衙,就听说郭嘉跑到牛角山去了,糜竺在统筹商道,召集商人开会呢。鲁肃和陈群倒是在处理公务,而荀攸在帮忙整理文件。
emem刘可突然想到,他没有给荀攸安排事,于是约他一起巡察东阳。
emem荀攸领命,到了外面,他直接请罪道:“主公,属下无能,未能劝说叔父加入东阳!”
emem刘可理了理,荀攸的叔父好像是荀彧,兴许是他的态度让世家反感了。
emem“他去了哪里?”
emem“叔父如今在曹操军中任职。”荀攸道。
emem这是世家子弟一贯的作风,他们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,但是一定要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兴盛。
emem举个典型的例子吧。
emem诸葛亮大家都认识吧,蜀汉丞相,他有一个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上班,又有一个小弟诸葛诞在曹操那里打卡。
emem就是这么神奇。
emem诸葛家族一分为三,不管谁输谁赢,朝堂上都会有诸葛家族的身影。
emem有才就是这么任性。
emem现在荀彧也要走这条路了。
emem“人各有志。”刘可道。
emem“请主公责罚!”荀攸道。
emem看来他还是不放心啊,也对,这个坎过不去,他担心自己永远是个打酱油的角色。
emem“公达,你太小看我了。天下英才这么多,我只要效忠我的。对于世家,我没有太大的偏见,只要做事符合我的三观和利益,又怎么会起冲突呢?”刘可道。
emem他倒是没有忽悠,糜家他都全盘接受了,也不在乎多收几个,他手底下也有不少士族出身的人才。
emem荀攸也放下心来,陪着刘可游览。
emem鲁肃特地通知了身在军营的典韦,让他保护好刘可。
emem所以刘可带着荀攸一边走一边闲聊,典韦带着几十个好手分散开暗中保护。
emem现在的东阳县,给刘可的印象就是狭窄!甚至有些肮脏。
emem可以肯定的是,鲁肃之前肯定安排了清扫,这些是应对上面检查的小套路。
emem“吩咐下去,流民的卫生一定要注意,起了瘟疫没人能够负责!”
emem有专门记录的文官点头称是。
emem附近的商业很繁荣,但是很多商家没有店铺,只能摆摊。如此一来,东阳更拥堵了。
emem这还不是赶集日。鲁肃设定三天一次的赶集日,更是人山人海。
emem刘可打算成立城池管理了。
emem第三点就是“水荒”,每个井口都排满了长队。
emem明明东阳靠近大河!
emem水利工程跟不上人口的发展了。
emem……
emem刘可一路点出不足,记录官都满头大汗了。
emem荀攸则是钦佩地看着刘可,没想到主公对政务的认知也这么高。
emem到了城外,刘可终于能透一口气了,还是漫山遍野的水稻看得比较舒心。
emem“这才是百姓的根本啊!”刘可感叹。
emem“主公言之有理。”荀攸道。
emem一路上荀攸都很少说话,全都是附和,刘可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,于是问道:“公达有何教我?”
emem荀攸犹豫了一下,知道躲不过去,道:“东阳虽好,但是格局太小了。主公坐拥扬州,何不到州城去?”
emem这是大实话。刘可回到东阳后,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来。
emem鲁肃或许明白,但是东阳是他的心血,他舍不得离开。
emem说句不好听的话,离开了东阳,鲁肃的功绩将大打折扣。
emem郭嘉也明白,不过他跟着刘可的时间比较长,知道他比较重情义,轻易不会离开,也就懒得说。
emem不管怎么说,东阳就是乡下,哪有在州城呼风唤雨痛快。
emem荀攸对东阳没什么感情,所以提出了最符合刘可利益的建议。
emem“州城虽好,不是吾乡啊。而且,我就是要把东阳发展好!这就是一个试点。
emem把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天下大城,这代表了什么?公达有考虑过吗?”刘可反问道。
emem治理天下的能力!
emem荀攸心神一震。
emem没人要的流民,我要了!然后莫名其妙地,流民比你有钱了!
emem流民肯定会感激,各地的百姓也会羡慕,
emem这就是民心所向。不给好处,人家为什么投靠你?
emem荀攸终于明白:
emem东阳,是主公天下布文的起点!
emem而自己竟然建议主公离开东阳放弃这个梦想,真是可笑。
emem刘可到城外溜达了很久,拜访了很多村庄,他们对于现在的生活都非常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