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em众人相互对视,都想不通。
emem这人是不是傻?
emem送上门的肥肉,他都不吃?
emem90年代国企,那可真是一块美滋滋让人垂涎欲滴的五花肉。
emem查查资料,有多少老板的第一桶金,就是通过国企改革赚到的。
emem这个时候,很多国企亏损严重,各地方政府为了顺应改革,甩掉包袱,轻装上阵,几乎是半卖半送。
emem很多国企领导人,摇身一变,直接从厂长负责制变成了董事长、总经理,赚的盆满钵满。
emem纵然你不乐意经营。
emem没关系,盘个半年,理清烂账,再将资产表做漂亮一点,转手一卖,拿着钱潇洒出国他不香吗?
emem魏晨光也想不通。
emem他是一位有抱负的人。
emem身为本地派,对黑水市很有感情。
emem在他看来,与其交给那些满肚肥肠的蠢货,眼前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更值得信赖。
emem魏晨光思忖一会,耐心劝道:“江总,不是我自夸,咱们东北别的没有,但国企多,大浪淘沙,里面还是有些金子的,不如我给你推介几家?”
emem魏晨光的话很诚恳。
emem江浩也很认同。
emem别看后世戏言,说投资不过山海关。但在早期,东北的工业,吊打全国。
emem一点也没夸张!
emem建国时,曾做过经济统计。
emem东北的煤生产,占全国的49%。
emem生铁,占全国的78%。
emem钢材,占全国的93%。
emem电力,占全国的78%。
emem之前老张父子搞的兵工厂更是产量惊人。
emem那时候,全国近9成的工业在东北,这还是被毛子掠夺后的实力。
emem这些,都是北三省曾经的辉煌。
emem可惜啊……
emem当时响应号召,支援其他省份发展工业,北三省的工业体系渐渐没落。
emem但,更可怕的是,北三省的观念。
emem“酒杯端起,称兄道弟。”
emem“酒醒之后,去你麻痹。”
emem在北三省,大家都爱拉关系,走后门,背后很无奈,因为很多事情,“你没人就办不了。”
emem在东北,好单位只有两种,公务员和国企,其他都是渣渣。
emem许多年轻人毕业后,挤破头都挤不进,原本天寒地冻,薪水又低,许多年轻人只能背井离乡,结伴前往南方。
emem哪怕是一些有志之士,回家创业,也会被那些繁琐的官僚主义弄的头皮发麻,无心经营。
emem千禧年之初,上层曾经喊出振兴东北的口号,砸重金搞,结果呢?那些原本奄奄一息的国企,又缓过气来,一些满肚肥肠的领导人赚的盆满钵满,比如某位歌星的父母,苦的却是下面人。
emem无数前往北三省的投资商都铩羽而归。
emem上市公司中,管理层驱赶股东的笑话也屡屡见报,董事长锤砸总经理的闹剧也让人大跌眼镜。
emem“想振兴北三省,先振兴观念!”
emem这是后世有识之士的肺腑之言。
emem江浩深以为然。
emem让他接手一家国企,隔着十万八千里,他可没信心遥控这帮玩意。
emem因此,江浩笑了笑,摆手拒绝魏晨光的好意:“魏市长,我宁愿从头开始,一砖一瓦的搭一个新班子,也不愿接手一个烂摊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