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话,很快又传入了宫中。 皇帝大怒,同时心里不由得开始疑惑。 先皇遗诏的事,究竟是谁传出去的? 他倒是不怀疑林雪竹,因为就连元修都不知道遗诏的事。 先皇死的时候,他还在太子之位上,皇位本就该是他的。 只是先皇病的很急,来不及废掉他这个太子,只能把废太子的事写在了遗诏里。 也正是因为这样,先皇死后,他顺理成章地登基,并没有人质疑他。 这件事,除了已经死掉的太后和兖王之外,就只有文忠侯和皇后知道了。 固然,皇宫失窃的时候,先皇遗诏就丢了。 可那遗诏如果落入元修手中,那他不早就拿着遗诏杀回京城了,又怎么会去南域平盗呢! 现在,他是越来越觉得,国库失窃这件事,并非元修的手笔。 那时候,大部分征北军都留在北境戍边了。 元修回来的时候,身边甚至没有几个跟随的人。 就凭那几个人,又如何能在一夕之间搬空国库呢? 想来想去,户部那老儿更有监守自盗的嫌疑。 可惜国库失窃之后,他就把那老儿给杀了,现在倒是也查不出来什么了。 皇帝的脑子转了半天,终于把心思动在文忠侯府上。 前几天,文忠侯夫人不是还去襄王府闹了吗? 她刚闹完,京中就传出了关于遗诏的事。 难不成,是这老婆子透露出去的? 皇帝心中,怀疑就像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,只要给点阳光雨露,就要茁壮成长。 就在这时,庞公公来报,说是有人在宫外敲响了登闻鼓。 皇帝的心神猛地聚拢。 登闻鼓?这东西自他懂事以来,就从没有响过。 今天这是怎么啦? 第516章 你与襄王妃说了些什么 登闻鼓,普通老百姓告御状的唯一途径。 为避免老百姓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跑到皇宫来伸冤,凡敲响登闻鼓者,必先受二十杖刑,生死不论。 能挺得过去的,才能被带到御前。 因此,老百姓便是有冤屈,也得考虑考虑,自己能不能受得了那二十杖。 兵部侍郎夫人虽是官夫人,但身无诰命,无召不得入宫。 要想御前告状,就只能去敲那登闻鼓。 消息传到林雪竹处时,她也有些震惊。 没想到,兵部侍郎为人不怎么样,他的夫人倒是个有情有义的。 林雪竹对前来报信的全公公说:“准备马车,我去皇宫附近兜一圈,但别用咱们王府的马车。” 王府的马车,规制符合王爷的身份地位,车头处还插着“襄”字旗。 外人一看,就知道是襄王府的,该避让时,自然就避让了。 而不是王府的马车,则是普通有钱人家会用的马车。 车厢要小一些,只能用一匹马拉,上了街就泯然众马车矣。 全公公会意,知道襄王妃这是要去看热闹,于是赶紧准备了马车,就扶着林雪竹出门了。 马车在街上缓缓而行。 全公公怕伤到林雪竹,并不敢让马车有过大的颠簸。 林雪竹示意全公公在街上随便兜几圈,别显得好像是奔着登闻鼓去的。 全公公照做。 马车走着走着,就到了文忠侯府的大门口。 林雪竹对全公公道:“在这文忠侯府绕一圈看看吧。” 全公公虽然不知道她有何用意,还是听令而行。 林雪竹凭着记忆,知道文忠侯府的私库在什么方位。 等走得近了,她意识一动,把空间里存放的那些兵器,转移到了文忠侯府的私库最深处。 呵呵,她的空间功能今非昔比了。 想当年她来文忠侯府偷家的时候,意识只能将方圆两米之内的东西收进空间。 经过这一路的薅羊毛,她意识所能cao控的范围,已经扩大到了方圆五十米。 不用进入文忠侯府,就可以隔空轻轻松松把东西放进他的私库。 做完这件事,她又随便让全公公绕了两圈,这才一身轻松地去登闻鼓处看热闹。 她到的时候,兵部侍郎夫人已经捱完了二十杖。 此时,她已经没有了站立的能力,被两个健壮的婆子一左一右架着,整个人就只剩一口气了。 宫门打开,庞公公走了出来。 他看了一眼何夫人,挥了挥手,立刻有两个小太监跑上来,接过两个婆子的班,将何夫人架了进去。 宫门重新关上,林雪竹望着那被鲜血染红的裙摆,默默地叹息了一声。 自古多渣男烈女,这个时代,对女人的束缚太多了。 兵部侍郎也是松竹馆的常客,可他的夫人,却要为了替他伸冤,不惜废掉自己的下半生乃至一条命。 值得吗? 她没有问过何夫人,这样做值得吗? 或许,这个时代的女子,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吧。 她们从小被洗脑,认准的原则就是,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 丈夫是天,甚至比天还大,而她们自己,则是最微不足道的。 也难怪,从古至今,好多奇女子都出身青楼。 也许,只有摆脱一些束缚,才能重拾自己吧。 林雪竹轻叹一声,让全公公赶着马车走了。